本站公告
|
加入收藏
|
设为首页
|
会员中心
|
我要投稿
|
雁过留声
|
RSS
首页
资讯
教与学
教学资源
精品资源
高考真题
中考真题
分类汇编
购物
在线考试
好域名
收购本站
您当前的位置:
首页
>
教与学
>
教学论文
一堂节外生枝的数学探究课——“探索勾股定理”教学案例
时间:2014-08-18 23:22:46 来源: 作者: 本文已影响:人
之中,心情激奋,兴趣浓厚。
3、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
以往的学生常常是一种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,学生很少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;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见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。课堂的一切被老师占有,成了教学活动的控制者。而本案例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、合作学习的机会,把课堂还给了学生,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、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、合作者,关注的是在课堂上学生做了些什么,说了些什么,想了些什么,学会了什么和感受了什么,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
4、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
在生成性的课堂中,学生不少的创新思维常常使教师意想不到,虽然这些竟想不到的问题,有时不一定是最优的,但对学生而言往往是最有效的,最具有针对性的,而对教师而言,要圆满解答好这些问题,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是一次很好的挑战,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,在素质提升工程中刻苦学习。
5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
在传统的教学论中,“课程”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,具有专制性,是在教学过程之前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,教学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的传递过程。在这种背景下,教师只要把功夫花在课前,课堂上一般很省心,不会出现什么闪失,很多教师怕学生的提问打乱了自己的教学方寸,耽误了教学进程,总是尽可能将学生的思维压制在预先设计好的框架内,追求一种表面的默契,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,即使是教师有时问一问学生:还有别的想法和意见吗?也基本上是一种点缀性的设问,其实内心却是不情愿出现什么意外,殊不知,这种一味保全教学环节完整的做法,丧失的却是师生的生命力,主体性的发挥,如果深层次地想一想,我们在课堂上究竟是立足于教会学生什么,还是立足于学生会学?本案例只要有心人去细心领会,就明白了在新课程理念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,把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。
2006年3
上一页
[1]
[2]
2
/
2
首页
上一页
1
2
上一篇:
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
; 下一篇:
优化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
发表评论
共有
条评论
用户名:
密码:
验证码:
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百度
相关文章
无相关信息
谷歌
栏目更新
淘宝
栏目热门
高级搜索
网站首页
|
关于我们
|
服务条款
|
网站优势
|
广告服务
|
联系我们
|
网站地图
|
免责声明
|
帮助中心
|
WAP
| |
【推荐网站】:
小题大做
|
好米店,买到就是赚到!
版权所有:
EDUY.NET
© 2006-2050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!
【阳光数学网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,请联系我们。
Copyright 2006-2050 阳光数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粤ICP备1400687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