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公告
|
加入收藏
|
设为首页
|
会员中心
|
我要投稿
|
雁过留声
|
RSS
首页
资讯
教与学
教学资源
精品资源
高考真题
中考真题
分类汇编
购物
在线考试
好域名
收购本站
您当前的位置:
首页
>
教与学
>
教学论文
对称美 奇异美 和谐美——运用信息技术揭示数学的内涵美例谈
时间:2014-08-18 23:23:03 来源: 作者: 本文已影响:人
吉安县上海紫江希望小学 曾长花
内容摘要:各科教学都就有机地对学生进行美育,在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。在教学时,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去揭示数学中的内涵美。创设美的情境,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图形和算式的对称美,并激发学生创造对称美的作品。运用信息技术演绎几何图形的奇特景观和奇妙的解题方法,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奇异美。还可以收集一些美的信息,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时体会数学的和谐美。
关 键 词:对称美 和谐美 奇异美
在全面推选
素质教育
的今天,审美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:“教育,如果没有美,没有艺术,那是不可思议的。”如今语文、音乐、美术等学科开展了大量的美育活动,但是在数学方面的美育活动却很少。数学作为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,能够缺少美的教育吗?早在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、数学家——柏拉图,就已经对“数学美”作了深刻的论述。其实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,从美的对象来看:有式的美、形的美、符号的美、黄金分割及比例美等;从美的表现形式来看:有对称的美、和谐美、奇异美、统一的美、简洁的美等。在
数学教学
中,运用信息技术揭示这些美,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美的赞叹,激发创造美的热情,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,提升学生的数学才能,现就如何揭示数学对称美、奇异美、和谐美方面谈几点做法,以求赐教。
一、创设美的情境,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。
“对称”既是数学概念,又是一个重要美学概念。在小学数学中大量的图形和算式都形象直观体现了对称美。
1、展示美的画面,创作美的对称图形。
在教学时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美丽的对称图形,能创设一个美的情境,让学生在美的情境受到美的熏陶、理解美的价值、创造美的作品。如轴对称图形在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,师:“同学们,现在正是春暖花开,外出活动的好时节,让我们一起到轴对称图形王国去走一走吧![动画呈现:在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王国,有漂亮的蝴蝶,可爱的小蜜蜂,逗人的青蛙等各种小动物;有0、3、8、B、E、D、Y、H、K等数字与字母:有雄伟壮丽的天安门、美丽迷人的艾菲尔铁塔,庄严肃穆的天坛、历史悠久的故宫等中外名胜古迹;还有红双喜字、树叶……]随着一幅幅美丽画面的不断变换,学生的眼睛亮了起来,赞叹之声此伏彼起,“真是太美了!”学生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美,师:“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对称与不对称,才让我们的世界如此五彩缤纷、美丽动人。”美丽的画面,优美的意境,让学生理解了对称美的价值。
师: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,同学们能不能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创作一幅你喜欢的作品呢?
此时,学生的情已融入轴对称图形王国,此刻,让他们进行创作,能不跃跃欲试吗?
在教师的指导下,学生在windon98画板中,利用“复制”“粘贴”“翻转”等命令创作了许多作品。如:
(1) (2) (3)
(4) (5) (6)
在这些图形中,学生还配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,真是五彩缤纷,漂亮极了!
设计图(1)的学生说:“我设计的这个轴对称图形是一个中心花坛。”
设计图(3)的学生说:“我给图形填充红色,它就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玫瑰花。”
设计图(5)的学生说:“我给两边填充黑色,中间填充白色,既可以把它看成黑底上的白色花瓶,又可以看成白底上的两个脸侧面像。”
学生作品的精彩纷呈,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数学才能。学生对作品的理解,更衬托了对称美的文化内涵。
2、探索美的秘密,创编美的等式。
教学时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对称等式,创设一个问题情境,把问题陷藏在情境之中,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,引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。
初探 多媒体出示
请仔细观察这此致美丽的算式,你发现了它美的秘密吗?
33×22=22×33 13×62=26×31 14×82=28×41
25×52=25×52 34×86=68×43 46×96=69×64
学生激烈的讨论交流后,发现了算式的秘密:数学的位置是关于等量对称的,把每个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调换位置,所得的两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乘积相等。
再探 多媒体出示:
根据对称等式的特征,你能不能创造一些类似的对称等式?
在学生的积极探索下,发现对称算式成立与不成立的规律,同时创造了许多美丽的对称等式。如:
35×53=35×53 55×77=77×55 123×642=246×321
12×84=48×21 13×93=39×31 112×422=224×211
学生在探索过程中,不仅揭开了对称美
[1]
[2]
下一页
1
/
2
1
2
下一页
尾页
上一篇:
把握网络特点 革新数学教学
; 下一篇:
现代教育技术在图形教学中的运用
发表评论
共有
条评论
用户名:
密码:
验证码:
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百度
相关文章
无相关信息
谷歌
栏目更新
淘宝
栏目热门
高级搜索
网站首页
|
关于我们
|
服务条款
|
网站优势
|
广告服务
|
联系我们
|
网站地图
|
免责声明
|
帮助中心
|
WAP
| |
【推荐网站】:
小题大做
|
好米店,买到就是赚到!
版权所有:
EDUY.NET
© 2006-2050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!
【阳光数学网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,请联系我们。
Copyright 2006-2050 阳光数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粤ICP备14006877号